,bjt饱和导通输出电压是多少
接口设计中,反射衰减通常在高频情况下变差,这是因为带损耗的传输线反射同频率相关,这种情况下,尽量缩短PCB走线就显得异常重要。稳压二极管就是一种稳定电路工作电压的二极管,由于特殊的内部结构特点,适用反向击穿的工作状态,只要限制电流的大小,这种击穿是非破坏性的,PN结具有一种很好的数学模型:开关模型二极管诞生了再来一个PN结,三极管诞生了。
在高密度的场合下,由于收发信号挨在一起,很容易发生串扰,这在布线时要遵守3W原则。即相邻PCB走线的中心线间距要大于PCB线宽的3倍,在插卡设备,接插件连接的位置,要有许多接地针,提供良好的射频回路。双极型管是电流控制器件,通过基极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MOS管是电压控制器件,通过栅极电压控制源漏间导通电阻。
1、求助:三极管的基极工作电压是多少到多少?三极管基极在控制电路中看作一个二极管,电压高时钳制在0.7或0.3v,为饱和状态,主要看电流,电流较小,不同型号电流值差异很大,放大倍数也不尽相同。aa视三极管的材料与工作状态不同,基极的电压各不相同:硅材料的三极管,工作在放大状态或饱和导通状态时的基极电压为0.5~0.7V,处于正向偏置。锗材料的三极管,工作在放大状态或饱和导通状态时的基极电压为0.1~0.3V,处于正向偏置。
2、请问三极管(此处指硅管你的理解基本正确。1、当A点输入3.6V时(B、C点高电位),发射极的二极管承担0.7V,所以T1基极应该为4.3V,这里T1没有Vcc。因为T1集电极直接与T2基极连接,T1的CE间没有正向通路,也没有正向Ic,那么T1的CE间电压降为0,所以当电压到达T2时基极是3.6V。2、如果T1集电极(T2基极)与Vcc间连接有负载(通路),那T1为集电极饱和导通状态,T1的CE间的电压变为0.3V(其数值为T1饱和导通后的体电阻乘以T1集电极Ic)。
是的,饱和肯定是导通了!4、三极管在CE间Vcc0时可以等效成两个反接的二极管。5、当A、B、C任一点的电位是低电平时,T1都会导通,因为T1是多发射极三极管,相当于3个基极并联、3个集电极并联,而3个发射极分开的连接方式,只要3个发射极任一个发射极低电平就会将T1的集电极拉成低电平。而当只有A、B、C端子都是高电平的时候,晶体管T1才会截止。
3、三极管导通C,E间的电压是多少分两种情况:1.饱和导通,VCE0相当于开关接通。2.管子在线性区的放大状态时的导通,有如下关系:电源电压(IC*RC)+VCEVCE随着集电极电流IC的变化而变化,其变化幅度在0电源电压之间,三极管导通时,C、E间电压可低至0.1V,但不可能为“0”。这是无触点开关的小缺点。